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9月19日至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党支部组织相关教师赴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专题研修,并举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层实践枫桥创新研究中心”挂牌仪式。

研修团首站参观了枫桥经验陈列馆。新时代“枫桥经验”强调“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治理理念。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教师们深化了对“五个坚持”的全面理解,提出在日后教学工作中要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思政课堂和日常工作之中。

研修团赴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及赵家镇开展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实践教学。枫源村党委书记骆根土作《枫源村的善治密码》专题报告,系统阐述该村以“千万工程”路径推动乡村从“脏乱差”向“强富美”转型的实践成果。该村创新落实“矛盾不上交”原则,将治理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实现“枫桥经验”向“枫桥经济”的质效跃升,为高校思政课提供鲜活案例。研修团深入国家级香榧森林公园,实地考察千年香榧种植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香榧产业成功关键在于实现了三重转化: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传统文化转化为品牌资本、分散农户转化为产业工人。教师们一致认为要把“香榧模式”纳入思政教学案例库,阐释其中蕴含的绿色发展观与共同体意识。

9月20日,研修团前往诸暨市山下湖镇枫江村,开展“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枫江实践与启示”专题教学,深入了解该村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运用“枫桥经验”推动乡村振兴。枫江村以制定全球淡水珍珠可持续发展标准为突破口,锚定“世界珍珠之都”目标,打造既赓续农耕文明基因、又引领数字生态文明的未来乡村样板,为教师们讲好“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的案例材料。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之际,研修团还专程前往诸暨市清廉教育基地“王冕故里”,开展廉政教学参观活动。基地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为主线,展示诸暨代代相传的清廉人文,呈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要求和诸暨生动实践。

此次马克思主义学院赴诸暨枫桥开展校地协同合作,聚焦基层治理现代化、共同富裕示范、乡村振兴路径三大维度,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源头活水与实践动能。
此次研修还与枫源村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为“大思政课”建设搭建实践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