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承担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管理,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两个学科建设,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2016年入选上海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入选上海高校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

学院共设八个教研室(中心),分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心;拥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城市化研究创新基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新时代国家安全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华东社会发展研究所、哲学研究所、文明与现代化研究中心等多个校级研究中心(所)。

1984年至1988年,学院招收培养五届“马列主义基础”专业本专科学生;1990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建设始终面向区域行业需求,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坚持与学校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致力于培养能够胜任国家工程行业重点领域党建、管理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始终坚持重大问题导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研究阐释,在与社会学、经济学、化学化工等学校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美丽中国建设,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理论研究与实践,深入推动意识形态安全、科技安全等问题研究;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首创“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体系”,全面应用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上个世纪90年代初,学院在国内率先提出并推进了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2017年,鲍宗豪教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和“中国社会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许福宏教授获上海市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终身荣誉奖”。

新征程、新作为。学院将深入挖掘和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中的普遍难点和瓶颈问题,着眼于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着力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后备人才,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开展系统谋划,夯实支撑保障,集中力量进行探索攻坚,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2024年4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