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院两名教师入选“2025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

近日,“2025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拟入选名单公布,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国民教授、张驰副教授成功入选。其中,徐国民教授荣获“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名师”称号;张驰副教授荣获“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青年骨干”称号。

 


“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2025-2027年)”是上海市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宣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创新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部署要求,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高地,加快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展的支持计划。“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名师”主要奖励长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政治立场坚定、学术造诣深厚,治学严谨、师德高尚,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在岗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青年骨干”面向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创业能力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领域取得较好成绩和业绩,具有较好培养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教学名师——徐国民

徐国民,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兼)。上海市阳光学者,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徐国民工作室主持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概论课分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大辞典》词条撰写专家之一。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意识形态建设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上海市教委等课题20余项。论文《马克思消灭私有制论断整体性解读》入选并应邀参加中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思想理论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2部、合著1部。先后获上海市育才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多项。

中青年骨干——张驰

张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委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学项目、上海市哲社规划项目等10余项。独著《普列汉诺夫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研究》入选“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文库”。合著《中国梦之中国复兴》获第三届湖北出版政府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4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获“思政学者”年度最受欢迎的青年思政学者称号,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中国知网高影响力学者。

 


网页发布时间: 2025-09-11